0评论

宝马新7系上市了 为何总是似曾相识之感

10-27 10572 TY  

正当我那个技术宅朋友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宝马新7系上市 技术亮点》时,我嘴角微微一笑,不止是因为我已经读完了这些技术,而是觉得这些参数就像我多年前拜读奔驰S级上市参数一样,这样的参数几年前就读过了,有何惊喜?有何味道?


汽车界也充满各种山寨


不看品牌你肯定以为这是一辆ML350吧?


宝马最近发布了全新7系,从2013年的9个车型,缩减到现今的5个车型,发动机也仅保留了3.0T和4.4T两个动力选项。其实这算是一个大幅度的进步,毕竟,车型越多则越容易扰乱车主最终的选择。可其实奔驰S级早在2014款已经把配置缩减到现今的3款车型,2015款继续保持3款,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辆硬顶双门跑车S500 4MATIC Coupe,定位清晰,消费者也更容易选择。如果你有更高要求,完全可以选择更高级别的迈巴赫呢(迈巴赫S600上除了魔术天窗外几乎不用再选装的事我会轻易告诉你么?)



双涡轮增压真的是顶配专属?


2014款奔驰S级已配备了复杂的双涡轮增压引擎


宝马全新7系上,在顶配和次顶配的4.4T车型上配备了一具V8发动机,当然也利用了双涡轮增压技术。这项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利用了一大一小两个涡轮提升平顺性:低转时,降低涡轮产生的时滞现象,高转速时,另一个高速涡轮工作,继续进入高增压值的状态,提供一个连贯的强劲动力。使用双涡轮增压技术最大缺陷是成本太高:两个涡轮产生的双倍热效应,以及双倍零部件产生的成本费用会狠狠地压缩新车利润。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高端配置,其实奔驰早在两年前已经悄无声息地安装在S级上,现在回过头来看,同样的3.0T发动机,奔驰S级已经拥有333匹马力,依然超过“新”7系上那台同样是3.0T的326匹马力,别问奔驰是怎么做到的,奔驰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些标杆性的技术突破。



激光大灯和碳纤维车身实用吗?


宝马的激光大灯目前仅是绰头国内根本无车装备


这两个配置是首次出现在宝马7系上,但其实激光大灯早已出现在i8上,这项看着科幻的高科技配置,确实有着迷人的诱惑力。激光大灯不能保证比LED灯更长的寿命,但价格却一定比LED更贵。



碳纤维车身也有这样的问题:目前碳纤维冲击力差,在抵御纵向拉力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但是抵抗穿刺力和冲击力严重不足。即便是大面积使用碳纤维的波音787,在承受空气阻力最大的机翼前端、尾翼前端和引擎前端还是使用金属材料,就是因为碳纤维材料无法抵挡风阻的强烈冲击。上图是勒芒24小时耐力赛正赛上,一辆R18赛车与红色法拉利发生碰撞,双方以高速撞向轮胎墙,钢结构车身的458赛车仅轻微损坏,而全车碳纤维结构的R18赛车基本完全解体,所幸车手送院后并无大碍。


一辆好车,你会对她更爱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时,你还会爱惜她吗?



最让人担忧的是销量



这已经是今年来奔驰多次用销量碾压对手了。9月奔驰全球销量188400辆,成功夺冠,位居第二的宝马9月销量达到180500辆,奥迪则仅有170900屈居第三。第一名奔驰以7900辆的胜率高于第二名宝马,以17500辆的压倒性优势大幅领先第三名奥迪。


除了在数量上吓坏了对手,9月份奔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6%;宝马则同比增长7.7%,奥迪同比增长6.8%,后两者加起来也不及榜首奔驰。


早在7月份,宝马全球增长率就仅有5.8%,而奥迪全球销量增比也只有1.4%。而奔驰是多少?15.2%!你没看错,宝马和奥迪两家加起来,都还没达到奔驰增长率的一半!



2014款宝马7系仅进口了一款,是因为宝马真的并不看好国内市场,然而S级稳固的销量再次证明,中国其实也很需要好车,关键是你能否成为一辆称职的“好”车。


总结了一下这几年来BBA旗舰车型的销量,只有在2009年宝马7系大幅超越奔驰S级,2014年前都是肩并肩的状态前行,直到2014年S级销量的大幅超越,才让宝马7系紧张起来,再加之文首所反映出来的配置参数,估计新7系最终也会重蹈老款覆辙。如果近期你想要购买新7系,可以等一等缓一缓,因为降价优惠很快就会出现在新7系上,请各位准车主们静候佳音吧。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_^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