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在国内的快速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相比以前很多人买车就是看个样子,看着大气就行。现在很多消费者购车时会关注更加专业,更加实际的内容,例如动力、底盘、安全配置,还有就是悬架,因为受到关注,自然的就出现很多悬架的好坏之争,今天教授就针对网上许多关于悬架的说法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悬架摆臂用铝合金制的就是比铁质的好
铝合金的质量更轻,而且强度更高,所以铝合金更好,用铁是因为铁质的便宜。
教授的看法
首先教授要说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观点,强度自然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影响到操控还会涉及到安全问题,重点应该是悬架系统的整体强度和耐用度,而不是反过来去纠结用料,用料并不能代表悬架的强度,且要说明的是纯铝的强度和耐热度并不如铁,是铝合金的强度比较高,而铝合金的问题就是高成本。
准确的说是要关注悬架摆臂的强度,这是包括摆臂零件设计、组合、制造方法、用料等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当没有通过专业仪器去测量,没有通过实际耐久测试去检验摆臂强度,而是拿着磁铁和尺子测量厚薄和材料去判断悬架的好坏,多少用心打造调校精良的悬架因为一个磁铁而遭到否定,多少粗制滥造的悬架只因为用了铝制而受到追捧,而这不是耍流氓又是什么?
说完强度,再说说质量,确实铝的质量是要比铁轻,铝合金制的悬架簧下质量更轻,有助于操控性能的提升,这一点教授是肯定的,但铝的屈服、抗拉、延伸率甚至不如铁,这也是悬架材料需要满足的要素。同时铝合金制的成本更高,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里的成本增加了必然要在其他地方减回来,但又不能牺牲操控。造车就是这样一个整体的综合考量,牵一发动全身,悬架也不只是由材质一个因素决定的,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有人说: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一定比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要好
双叉臂的成本更高,用料更足,大部分车采用麦弗逊就是因为成本低。
教授的看法
首先大家不要有被迫害妄想症,想着所有车企都是在做地沟油、黑心棉这种东西坑害消费者,而实际上花了多少钱还是能买到相对应价值的商品的。
然后我接着上面的话题继续聊,簧下质量对操控的影响非常大,麦弗逊悬架的优势之一就是结构简单,质量更轻,所以当麦弗逊使用铁质配件时,双叉臂想要达到同样的重量就被迫要使用铝制或者其他轻的材料,这就是一个综合成本的控制,同样的效果可以做出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性价比是所有产品所追求的。
但麦弗逊不代表就是廉价,保时捷的前悬也是一样是麦弗逊。因为结构简单,麦弗逊有更低的维护成本,更轻的重量、更高的可靠性,占用空间更少,响应速度更快。而更轻的簧下质量更容易做到精准灵敏的操控。还有一点就是麦弗逊结构的A字形下摆臂面积更大,受力极限更高,简单的说就是更耐操,强度更高。
结构更简单,更轻,用更低的成本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这很大程度就是麦弗逊悬架广为应用的原因。而麦弗逊的缺点主要是其局限性,问题集中在想要调校的好比较难,就如宝马3系用的双球节弹簧减振支柱,理论上依然属于麦弗逊式悬架,但经过宝马的改造和调校,其操控灵活度更优于双叉臂。其实这就是为什么下至几万元,上至百万元的车型都用麦弗逊,但其差距却是巨大的。
总结
即使满足了上述的各种条件,也不能就简单的认定一副悬架的好坏,一副真正的好悬架是和整车配合密切的,一样的悬架搭载不同的车都要经过针对的调校。工程师在标定过程中,是以技术指标为准绳,只需要强度、重量、性能可以满足要求就可以,实现的方式和用料则不是固定。经常有网友向教授反映为什么推荐这个车,为什么说这个车好,同样的价钱我能买到更好的动力更高的配置,其实这个道理和悬架是一样的,真正贵的、有价值的是一辆车的研发、标定、调校,而不是堆砌配置和用料,一副好的悬架要兼顾转向、车身重心、横向偏置距、后倾拖距、侧倾中心高度、前后比重等等诸多因素,单凭肉眼能看到的东西去判断好坏,不仅是耍流氓,还是在侮辱汽车工程师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