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我们开车的时候,都有一种潜意识,想右脚往下,听着发动机高转速的声浪,久久沉醉其中。但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何痴迷高转速?
类似现象在女性驾驶员中并没出现,那为何只有男性驾驶员有高转速痴迷呢?
其实源于本能
大家都知道,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灵长类动物有种特点,它们自身有一套很完整的危险预防机制。灵长类动物,尤其是社会角色为觅食的雄性,的耳朵对于音调较高的声音表现得非常敏感,这些声音会让它们保持兴奋,减少在睡眠中被攻击的危险。因此,作为灵长类的后代,人类也继承了这种能力。
所以说,人类对高音调敏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男女都如此。而且作为男性,这种作用会更加明显。举个例子,为啥我们都喜欢例如信乐团,死了都要爱这样的歌曲,而很少会喜欢一些低音歌曲,原因正是如此。
还有别的原因
除了男性本能外,早期赛车统一的高转速化也是我们对高转速痴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接触赛车都是在70-90年代期间,这个期间的赛车,因为当时国际赛事规则的限制,大部分赛车为求动力最大化,都纷纷研发转速更高的发动机以压榨动力。
为啥不加上增压器呢?在这个时期,赛车的增压水平受限,况且大部分赛事并不允许赛车加装增压器,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加大排量或者提高转速,相比之下,提高转速可用性更强,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赛车,几乎都采用了高转速发动机。而这些赛车的神勇表现,也造就了我们对高转速车型的痴迷。
当然,还有来自跑车的诱惑
这说的是以本田、日产为首的高转速日系跑车派,和以法拉利为主的欧洲跑车派。这两派车型通过震撼世界的经典车型,让无数人对高转速文化入迷、上瘾。高转速=大马力、高转速=癫狂的性能。这些都是最原始的,吸引男性的机械特质,也是很多人心中对于汽车这种机器的终极解读,因此,高转速,自然也就成为性能车的特征了。
但高转速真的很好?
抛开文化抛开情怀,在如今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其实高转速已经落后了。内燃机这种东西,转速越高,效率越低。君不见,目前的新车,转速都已经不再高了,6000,甚至5000转红线的大马力车比比皆是,如今是效率的时代,以前的疯狂,其实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