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评论

车重皮厚就等于安全?看完这几个例子后发现自己被打脸

03-02 12990 劳华昕  

如果问老一辈的老司机什么车才算好车,相信你获得的答案里面,90%都会有“车身重就是好车,高速不发飘,铁皮厚又安全”这样的说法。先不论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这个“车重就是好”的说法现在还广为流传,就说明民众对于汽车的普遍认知水平仍然处于较初级的阶段。



那究竟车重好还是车轻好呢?车身太重又有什么弊端呢?是否一定要车重才能“高速不发飘”呢?


1、车重不发飘是真的吗?


车重不发飘,更多的是对于驾驶的“主观感受”所得到的误解。实际上,车身很重的车,由于惯性很大,动量也很大,换句话说就是操控很迟钝。当驾驶员作出一些轻微修正动作时,车身都毫无反应。而外界环境中也需要使用更大的力量才能让较重的车偏离路线,因此主观感受上就将“车身重”和“车身稳”划上等号。



但是,当车身较重的车路线发生偏离的时候,也就需要更大的力量去纠正,同时纠正的时间也需要更久,你会感觉车身动作根本不能和你的操控动作进行同步。另外,车身重的车也需要有更强的轮胎抓地力才能顺利转弯。由于惯性巨大,会导致车身姿态转变迟钝,轮胎也容易打滑失去抓地力。这时候你感受到的不是车身重就是稳,而是飘得很。



这里举个反例,相信大家都看过F1赛车。F1赛车只有不到一吨的重量,但是动辄过两百公里时速过弯也是毫不含糊,直路部分超三百公里时速也是心不慌手不抖。秘密就在于能制造超恐怖下压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和粘如口香糖的热熔赛车胎。换句话说,只有高抓地力,才是保证车身不发飘的真正手段。



所以说,要下次要是有老司机找你说“车身重就不发飘”的话,笑笑得了。


2、车身重铁皮厚就安全吗?


对于汽车安全性,一直有很多的误解,其中最流行的说法莫过于“车身重,铁皮厚,耐撞就安全”。



这种说法看上去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以致也产生了以“敲铁皮”、“手摁铁皮”为绝学的懂车族。不过,这些人对安全性的解读,绝大部分是基于“车怎么撞都不烂”,而不是“车怎么撞,里面的人都没事”。这里举个例子。用厚海绵包好一个鸡蛋,和用保险柜装一个鸡蛋,都从楼上丢下去。丢下去之后,你觉得那个鸡蛋会烂掉?



这里再说另一个方面。大家现在都开始关注汽车碰撞的成绩。事实上会发现,即使碰撞成绩一样的车型,一些车身很轻的车型,碰撞之后的变形量很小。而车身很重的看上去“很厚实”的车辆,撞完之后变形量却很大?



我们可以将车分开三个部分来看,车头一般都是缓冲区用来吸收冲击,而车身中间则是乘员舱,用于保护乘员,车尾则是行李箱和另外一个缓冲区。车身很重的车,三个部分重量都比较大,而车身轻的车,三个部分都相对较轻。当发生碰撞的时候,车头撞到碰撞物停下之后,车身和车尾实际上还没有“撞到”,于是还在向前推进。



上面说过,重量较大的物件在一定速度时动能也更大,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更长的时间才能停下。于是车身和车尾继续向前挤压车头,导致车头继续变形,直到车头变形完全吸收了车身和车尾的能量,整车才停下。而车身较轻的车,由于动能较小,因此车头只需要吸收较小的能量就可以让车身和车尾停下,因此车头的变形量也越小。



随着速度的提升,汽车也需要更长的“碰撞缓冲区”。当车头的缓冲区不够用的时候,就会开始挤压乘员舱,导致乘员受伤。也就是说,“撞车往往不是撞死的,而是被自己的车夹死的”。而车身重的车,车身缓冲区也越快用完。另外,更重的车也需要使用更大的制动力度才能有合适的制动距离,但在制动时也更容易发生失控现象。



因此,越重的车越安全,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3、车身重舒适性就高?


有一些朋友说,车身重舒适性就高。也许是有些朋友觉得,车身重悬挂软的车辆,在行车时经过颠簸路段,车身惯性大因此悬挂对车身作用力不至于让车身震动,因此觉得舒适性高的原因。


不过,说到舒适性,并不能单从一个方面考虑。一般而言,现在大部分汽车都是走舒适性的调教,悬挂和支撑性都会相对较弱,来应对颠簸路面对舒适性的影响。但是悬挂支撑性较弱,就会让汽车转弯时倾侧加大,同时通过颠簸路段之后的余震也会明显增多。而车身较重的车由于惯性大,这个缺点会更明显。车身转弯倾侧大,不安感增加,同时左右晃动的次数和幅度也会增多,会增加晕浪感。



另外,更重的车,刹车时点头和加速是后仰的幅度也会更大,同样会造成不舒适感。在城市塞车时不停提速和刹车,是让你胃部抗议的最佳选择。



这还能说,车身重的车更舒适吗?


总结:车身重,满满都是弊端


除了上述的几点,车身重还有诸如动力性变弱、油耗增大等等的负面影响。可以说,车身重,很多时候是由于车身结构设计和材料学并不能趋于完善,而只能靠大量材料堆砌来满足汽车基本性能需求的折衷手段。以前经常说“日本车皮薄欧洲车皮厚”,事实上,如果将欧洲车的“厚皮”变成日本车的“薄皮”,是否还能提供如日本车同等的车架刚性等指标,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具有玩味的课题。



可以说,车身重,除了卖废铁能多称几个钱,还真没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节能等指标日益严格的今天,不少车厂在保证车身基本性能需求的同时,已经开始想办法大幅削减车重,这种“车身重就是好车”的说法已经在不断的被打脸。下一篇,我们将探讨一下,现在车厂所使用的“车身减肥手段”。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天使之城
2018-03-19广东广州
教授也曲解了,话说绝对了肯定几乎都是错的!
雄鹰
2018-03-19湖北
貌似有些道理。
浙江余慈用户
2018-03-14浙江余慈
其实也不能会是教授所说这样,举的例子也是其中的情况而已,有些其他情况重的可能会好,当然轻也有好处,主要还是看实际情况,基本要立足于车身的刚性
青海海西用户
2018-03-14青海海西
好像有点道理吧
宁夏固原用户
2018-03-14宁夏固原
像撞击也有多种不同情况,车重车轻无法说明啥
山东青岛用户
2018-03-14山东青岛
这个只能说没有绝对的,理性看待
玩车教授
2018-03-14玩车教授
战神
2018-03-13
我只知道贵的车重量也不轻哦
又要轻,又要多功能大马力是不可能的
辽宁沈阳用户
2018-03-14辽宁沈阳
战神
2018-03-13
我只知道贵的车重量也不轻哦
你可以去看看超跑,一吨出头,不比那些20多万的买菜车轻吗?
战神
2018-03-13海南
我只知道贵的车重量也不轻哦
战神
2018-03-13海南
你这说法好像不明确哦
H chen
2018-03-13广东广州
2018-03-03
你让飞度和霸道撞一下,看一下是重的好还是轻的好。
你开得慢飞度没事 你开的快你不翻车你来找我
转身去狂奔
2018-03-11
点赞,留言
新锐先锋
2018-03-11
第二?从来没拿过
我醉朦胧
2018-03-11
如果是被撞呢,重的和轻的那个承受压力大
-英雄、
2018-03-11
第一次给教授留言!
果爸
2018-03-11
第一?从来没拿过
中国用户
2018-03-05中国
教授,如果一个重的车和一个轻的车对撞,结果会怎样?
云南用户
2018-03-03云南
教授,长安cs95怎么样?值得入手吗?
黑龙江双鸭山用户
2018-03-03黑龙江双鸭山
教授请问荣威i6互联版12,68万试驾车一年 1.4万公里无伤9.5万可以入手吗,试驾车已落户
中国用户
2018-03-03中国
你让飞度和霸道撞一下,看一下是重的好还是轻的好。
新疆乌鲁木齐用户
2018-03-03新疆乌鲁木齐
教授,你说120万裸车价格买酷路泽5.7还是路虎揽胜,还是别的越野车,Q7,X5等,都可以,你给推荐下,本人主要家用,商务,越野的话就算买酷路泽我还是心疼呀
广东广州用户
2018-03-02广东广州
打破了我认为车身重就安全的理念。说的很有道理。
写评论